购物的策略评课稿:探索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亮点
购物的策略评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评课稿
在我镇的范围内,举办了一场针对中青年教师群体的数学教学竞赛。我有幸得以现场观看一位教师讲授的《购物的策略》一课,该课程内容摘自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的第81页。这是一堂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购物问题的课程。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并逐步学会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挑选商家。此外,课程还旨在让学生认识到购物策略的多样性,并深刻理解数学作为辅助人们进行判断和决策的有力工具。
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意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及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理解数学知识内部的相互联系,培养对数学价值的初步理解。此外,通过小组协作、自主探究以及在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对比、交流,感受策略的丰富性,培养节约观念,并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解决简单问题以及团队协作交流的能力。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归纳起来本课主要特色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吴正宪老师提出,衡量一堂优质课程的关键要素之一,便是构建富有成效的教学环境。在本次课程中,教师巧妙地运用了这一策略,成功点燃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教师通过引入电影《购物狂》中的片段,讲述了角色芳芳因沉迷于购买名牌而背负巨额债务的故事,进而引导学生思考:电影中的芳芳的消费行为是否合理?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促使他们主动投身于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意识到,购物时不宜过于贪婪,应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同时要精明计算,力求以最少的开支购得满意的商品。在确保商品质量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探讨是否有优惠的可能,这样不仅能够顺利导入新课,还能让学生在课程开始时就充满学习热情。这种场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生活中的购物实例,学生们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无处不在。在对比生活信息的过程中,引发了学生的认知矛盾,进而唤起了他们的求知热情。
二、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环节,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进而唤起他们主动获取新知识的内在驱动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围绕学生成长核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热情,主动探索。学生在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能力等方面也将得到全面提升。新课改推崇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学会高效的学习方法。设置三个不同店铺,各自推出果粒橙饮料的促销活动场景,展示完毕后,引导学生发表看法,若需购买果粒橙,他们会选择哪家店铺。同学们意见不一,究竟选择哪一家为佳?鼓励学生自发、独立地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发挥了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导和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阐明各自的依据,同时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借助集体的智慧,指导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三家商店的商品价格,挑选出性价比最高的店铺,以最低的支出购得最实惠的饮料。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作为辅助人们进行判断与决策的有力工具。最终,引导学生思考,从这个案例中我们能提炼出哪些有效的策略?学生掌握了“货比三家”的购物技巧后,我们在选购商品时需根据具体状况灵活调整策略。我们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边做边思考,边思考边学习,亲身体验了知识的获取过程,这不仅提升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充分进行合作交流,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教学大纲强调,教师需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独立思考,并激励他们提出个人见解,促进与同侪间的交流。这表明,在数学教育中,合作与交流同样占据着关键地位。本课程充分展现了这一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探究,使他们得以在探索过程中掌握知识,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进而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在课堂上,教师投入了大量的课时,让学生们反复进行团队协作学习,通过这种合作式探究,学生们掌握了购物时需多方比较的策略。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实践,让他们在体验中积累宝贵的数学知识。
四、在练习的安排上,既突显了层次感与趣味性,同时亦着力于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衔接。
1、在练习的设计时,老师按照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设计,如:
想要购买一升酸奶,有哪些不同的购买方式呢?又有哪些方式更为经济实惠呢?请大家动动脑筋,如果有需要计算的,请在笔记本上计算出结果。现在,有谁愿意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吗?
(2)要买1。5升酸牛奶,有多少种买法?怎样买合算?
请仔细考虑,如果需要计算,请在笔记本上计算出结果。现在,有谁愿意分享一下你们的想法和计算出的答案呢?
购买2.4升的酸奶,可以选择哪些购买途径?如何购买才能更加经济实惠?我们可以与同桌一起探讨并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该过程的设计遵循了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原则,充分展现了练习的层次感。它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协作和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再次巩固了所学知识,还提升了分析、判断、协作和辨识的能力,进而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数学的价值。
在拓展练习环节,教师向学生们展示了一道充满生活趣味的问题:
淘气和同伴在玉林的一家购物中心选购衣物,该购物中心实行的是买一件衣服额外支付一元即可获得另一件衣服的优惠活动(高价商品赠送低价或平价商品)。淘气和他的同伴各自看中了两套服装,一套上衣56元,裤子99元;另一套上衣65元,裤子同样是99元。他们各自支付了100元后便离开了商场。回到家后,我们俩一计算,发现实际上多支付了36元。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哪里出错吗?怎样买才是最省钱?应付多少钱?
通过现实性与趣味性的练习,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他们得以更有效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深刻体会到成为一名明智消费者的必要性。
五、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现了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培养。
张春莉老师坚信,一堂出色的课程应带给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在授课过程中,她运用了赞美的言辞,诸如:“同学们真是聪慧的消费者。”、“你们用最少的资金,购得了最实惠的饮料。”、“你们堪称精明的购物高手!”这些赞誉之词,无疑激发了学生的情绪,让他们学习热情高涨,学习动力持续上升。这不仅培养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还促进了他们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通过让学生体验到积极的情感,这一做法彰显了教育目标中对学生情感态度塑造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初步见解,若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海涵。
【购物的策略评课稿 五年级数学下册评课稿】相关文章:
数学评课稿12-24
数学评课稿01-28
数学课评课稿03-08
数学评课稿-《圆锥体积》评课稿07-22
评课稿-《走进青春》评课稿08-02
《解决问题策略》评课稿03-25
数学评课稿集合05-20
《数学广角》评课稿04-08
数学《统计》评课稿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