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登门免费清洁油烟机?别急答应,背后或藏消费陷阱
有人亲自上门提供免费油烟机清洁服务,你是否会感到心动?但请稍作考虑,因为这可能隐藏着消费的陷阱。近期,我国总台中国之声收到了多起消费者的投诉,他们反映家中老人不幸遭遇了所谓的“免费上门清洗”骗局,结果花费了3万元购买了400多瓶清洁剂,按照每月一瓶的用量,这些清洁剂足以使用35年。
记者调查揭示,近期此类欺诈行为在多个地区频繁出现,不法分子针对老年人群体,以“厂家直销”和“免费服务”为幌子,借助老年人的同情心理,将价值几元钱的清洁用品高价卖出,导致许多老年人被销售人员通过情感操控和虚假宣传等手段诱导,购买了超出实际需求的清洁用品。那么,所谓的“上门清洁陷阱”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情况呢?
孙女士今年83岁,居住在北京市西城区。不久前,两位自称为清洁剂厂家员工的年轻女性来到了她家门前,她们声称正在进行一项入户清洗油烟机的活动,并且承诺这项服务是免费的。孙女士家的油烟机确实已经到了清洗的时候,于是她便同意了这两位女子进屋查看。
记者留意到客厅墙壁上出现了两处醒目的白色修补痕迹。孙女士透露,那两位推销员一瞧见墙上的旧污渍,便立刻展示起清洁墙面的技巧,力劝他们购买清洁剂进行墙面清洁。鉴于老夫妻俩行动不便,清洁墙面对他们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原本打算拒绝,然而推销员却告知他们,若无法完成推销任务,将面临被解雇的风险。
孙女士表示:“销售人员说阿姨,你们买下来吧,她还没有完成销售指标,一旦你们购买了,她的任务就完成了。如果她无法完成销售任务,她可能会被解雇。我们想到这位年轻的小姑娘如果失业了,她将无法维持生计,于是便决定买下产品。”
孙女士提出购买意愿后,两位销售人员立刻回应,告知至少一箱起售,每箱含30瓶,售价3000元。同时,他们还提到目前有促销活动,第二箱可以享受半价优惠。在他们的推荐下,原本仅打算试购两瓶的孙女士最终以4500元的价格购买了60瓶。
孙女士的子女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对清洁剂的单价感到明显过高,并怀疑老人可能遭遇了骗局。随后的时间里,老人试图联系退货,却被告知“批发商品概不退换”。经过一番交涉,推销员最终同意协助转卖,然而至今仍未履行其承诺。
记者走访孙女士住所时,注意到卧室床底还摆放着两箱未曾启封的清洁用品。于是,记者随机挑选了一瓶进行试用,结果发现其喷头已经出现损坏,无法正常进行清洁操作。包装上标注,这款清洁剂名为“家居多用清洁剂”,出自品牌“某某某好太太”,容量为500毫升。其主要成分包括去离子水、优质的进口表面活性剂、渗透剂以及溶剂等,非常适合用于清洁油烟机、微波炉、烤箱、灶台等设备的油渍。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进行搜索时发现,不止孙女士一家陷入了“上门清洗”的陷阱。令人巧合的是,他们所收到的清洁剂均为“某某某好太太”品牌的家居多功能清洁剂。
销售人员常常以提供免费上门清洁服务为幌子,在清洁作业的同时便开始推销该产品;针对老年人,他们往往采取“情感攻势”,利用“业绩压力大”“生活有困难”等说辞来唤起老人的同情之心。在上述过程中,销售人员常常利用老年人反应迟钝、对产品实际使用量认识模糊的弱点,通过编造超出日常生活所需的使用场景,诱使老年人陷入“囤积式”消费的误区,进而实现大量销售。
周女士来自北京,她向我们透露,她的父亲在去年七月以29940元的价格购买了14箱共420瓶的清洁剂,时至今日,这些清洁剂一瓶都尚未使用完毕。
周女士提到,两名男女推销员登门声称将免费为老人擦洗油烟机。在完成清洁工作后,他们向老人大力推荐这款清洁剂,称其效果极佳。老人因此购买了14箱,每箱含有30瓶。推销员当时向老人解释称,打扫一次房间就需要用到30瓶清洁剂。
针对年轻消费者,销售人员会调整策略。例如,深圳的周先生在3月份以15000元的价格购买了8箱“某某某好太太”家居多功能清洁剂。他透露,在上门进行清洁服务后,销售人员会重点介绍该产品的强大功效和广阔的市场潜力,并建议他成为产品的代理商。
周先生表示:“他们派遣了一名人员前来,自称是宝安区的区域经理,向我做出了诸多虚假的承诺,并力荐我担任代理,承诺购买五箱即赠送三箱。他还声称购买商品后无需自行在朋友圈发布信息,也不必进行推广,只需将货物囤积家中等待公司派发订单即可。他声称五月份公司订单量将大幅增加,担心我届时无法应对。这让我感觉这项产品非常易于销售。”
事实上,周先生并未等到所谓的“公司派单”,而到了五月,负责向他供货的所谓“区域经理”也失去了联系。
记者观察到,周先生和孙女士所购的清洁用品均出自同一家生产商。尽管在销售过程中,推销人员均以公司职员身份进行推广,然而,他们并未与周先生和孙女士签订任何销售或代理协议。
记者扮演深圳消费者角色,拨打了产品包装上所标注的服务电话,接听者回应称,该企业内部并无负责销售的部门,那些进行推销的人员并非公司正式员工,他们实际上是批量购买公司产品的经销商。
据调查,该公司的这款清洁剂起售数量为1000箱,每瓶清洁剂的采购成本大约为12元人民币。然而,当这些清洁剂被推销员获取后,他们通常会将其价格抬高至原价的七八倍,再转售给消费者。
实际上,多地已曝光类似诈骗事件。近期,四川省绵阳市科学城公安分局发布了一则“紧急预警”,指出不法分子利用“免费保洁服务”作为诱饵进行高价推销,导致辖区内有众多老人遭受了经济损失。
今年五月,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对一起以老年人为主要受害对象的刑事案件进行了公开审理。审理过程中,法官指出,犯罪分子利用免费保洁服务作为诱饵,将老年人作为主要攻击目标,低价购入清洁剂后,通过伪造身份、情感操纵等手段,将产品以高价卖出,这种行为构成了典型的诈骗。依据相关法律条文,对诈骗老年人的行为,应依法从重处罚。
陈音江,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指出:若以虚构事实非法牟利,此类行为涉嫌诈骗,且受害者往往是老年人等特殊弱势群体,其性质恶劣。鉴于此,市场监管和公安部门需联手,严厉打击此类行为,以更有效地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提醒消费者,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商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