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霄称2850点婴儿底仍在,钢铁板块逆市上涨1.07%
李大霄认为,2850点的“婴儿底”仍然存在
沪股通的资金在昨日实现了2亿元的净流入,这一变化标志着其连续两日的净流出态势得以扭转;与此同时,港股通的资金净流入额达到了11.76亿元,且这一流入趋势得以持续。
自2016年起,连续8个交易日,我国A股市场整体跌幅接近17%。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在昨日,尽管多数行业板块普遍下跌,但钢铁行业板块却独树一帜,逆势实现了1.07%的涨幅。
国家正致力于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环节,积极策划对产能过剩的严厉整治措施。在此过程中,运用市场机制来缓解产能过剩问题亦将扮演关键角色。鉴于钢铁行业具有周期性特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去产能的进程或许会推动部分上市公司进行重组与整合。这一趋势在A股市场亦将催生新的投资机遇。”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李大霄,英大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的采访时阐述,钢铁行业板块的上涨,其关键因素在于该板块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调整。这类股票在市场调整中遭受的影响尤为显著。调整结束后,这些股票逐渐展现出了其市场及投资价值。因此,在抄底资金大量流入的背景下,该板块成功实现了逆势上涨。另外,李大霄也表示,2850点的“婴儿底”仍然存在。
然而,部分分析师指出,尽管供给侧改革的绩优股可能引发一段时间的短期波动,但其持续性可能有限;实际上,真正的投资机遇蕴藏在那些质地优良的小盘成长股之中,一旦市场稳定,这些股票将率先迎来上涨。
巨丰投顾分析指出,尽管近期股市大幅下挫,但市场在经历暴跌后必然会出现回升。沪指跌破3000点后,市场开始自我调整,若大盘蓝筹股的维稳举措能够激发盈利效应,进而吸引更多场外资金进场,那么市场反弹的强度无疑值得关注。(据中国资本证券网报道)
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不到两周,全球资本市场便展现出了令人震惊的走势,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大多数投资者的预期。
在A股领域,上证综指在连续五日下跌之后,股价重新回到了“2”字开头,1月13日,除了钢铁行业外,其他板块普遍下跌,共有2351只股票呈现绿色。在最近六个交易日内,沪指跌幅超过了15%,昨日收盘价为2949.60点,这还是自2015年8月26日以来,沪指首次收盘价跌破3000点大关。
国际外汇市场和石油市场持续剧烈波动,13日英镑兑美元汇率跌至近五年的新低点,而加元兑美元的跌幅也创下了多年来的新纪录。在亚洲交易时段,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自1月7日的高点6.6下降至大约6.57,尽管如此,人民币的回升并不预示着市场状况的改善。
在市场巨震还没结束之时,投资者最该做的是管好自己的手。
起初,2016年全球新兴市场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发出警示,新兴市场正遭遇“新现实”——即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下降至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风险依然存在,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也在削弱着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根据目前的预测,如果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1%,那么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将相应降低0.2%。中国经济增长的步伐预计将进一步放缓,而俄罗斯与巴西的经济状况在2016年将延续下滑趋势。
其次,全球市场,尤其是A股市场的局部风险,预计将持续存在;同时,市场去杠杆化的进程正在不断加快。
沪深股市的融资融券余额持续减少,截至2015年12月30日,该余额已降至1.19万亿元,而本周二进一步降至1.05万亿元,降幅达到1400亿元,连续八周呈现下跌态势。1月11日,单日融资净卖出额高达345.26亿元,创下近四个月内的最高净流出记录。《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当日有多位融资用户触及了预警线,甚至发生了资金链断裂的情况。自2015年底起,标的股票的融资余额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平均降幅达到了12%,并且在这其中,有一半的股票降幅超过了这一平均水平。
投资者应密切关注,上市公司及挂牌企业是否已触及银行抵押贷款的预警界限。
根据数据,到12日收盘时,沪深两市的382只股票的股权质押价格已经低于了理论上的安全线,这些股票的质押市值累计达到了5499亿元。此外,还有211只股票的股权质押价格已经触及了理论上的平仓线,这些股票的质押市值共计2881亿元。人民网房产频道的数据显示,在房地产行业中,上市公司股东通过股权质押进行融资的行为也相当普遍。自2015年下半年起,超过三分之一的房地产企业股东实施了股权质押。依据常规计算方法,一旦股价跌幅超过12%,便达到警戒水平;若跌幅进一步扩大至20%以上,部分企业将面临平仓风险。
沪综指在3000点附近已开始去杠杆,若股市持续走低,首轮去杠杆或导致第二轮去杠杆,进而可能引发踩踏事件。即便监管机构介入以避免严重后果,市场摆脱悲观情绪并实现逆转的希望仍然十分渺茫。
第三,市场救援和策略博弈引发的波动加剧,过去那些非同寻常的货币政策在近两年已经演变为常规操作,众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纷纷加入这场激烈的竞争。
以人民币汇率为例,为了遏制离岸市场对人民币的过度做空行为,1月11日和1月12日连续两天,香港市场人民币银行业同业拆借利率攀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11日涨幅高达939个基点,升至13.4%,12日进一步激增至66.8%,而到了13日虽有所回落,但仍有8.31%,远超过去6个月的平均水平3.82%,是后者的两倍有余。
2015年,瑞士央行干预了汇率市场,导致澳元和加元大幅贬值。进入2016年,市场波动更加剧烈。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已经发出警告,称俄罗斯可能面临在一年内耗尽外汇储备的危机。从中东地区的局势来看,这一情况不言而喻。过去,央行亲自介入市场,采取如此激进手段进行博弈是难以想象的。然而,现在,我们或许需要将这种现象视为一种常态。
即便你准确预测了趋势,若投资于人民币汇率或黄金价格的下跌,可一旦市场出现连续两日的显著回升,便可能导致部分基金陷入困境,难以应对。
在这种情形下,反复思考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面对投资无措、市场波动不定、转型模糊不清的困境,最恰当的策略是实施高风险与低风险投资组合,或者本币与强势货币的多元化配置,亦或是发掘优质企业进行投资。合理的资产配置才是关键所在。(每日经济新闻)
1月13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的消息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经过前两次油价下调的暂停,发改委在昨日终于宣布了降价措施。然而,与此同时,发改委还推出了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新机制。依据新的油价调整机制,若国际油价跌至40美元/桶以下,我国成品油价格将不再进行下调调整;相应地,若国际油价上涨至130美元/桶以上,我国成品油价格亦将不再进行上调调整。
新机制实施以来,市场对于油价最低点的预期已经变得清晰可见。然而,对于广大股民来说,他们更加关注的焦点在于,A股的指数持续走低,那么大盘指数的底部究竟在何方,为何迟迟未能显现?
A股市场在昨日遭遇重挫,上证指数3000点大关被击破。观察盘面,虽然钢铁、煤炭等低价股尚有亮点,但整体走势依然十分严峻。特别是上午出现短暂回升之后,下午市场持续走低,多方势力毫无还手之力。
昨日市场持续下跌,我分析这主要是因为买方力量不足,再加上平仓操作导致的。为何说是平仓操作导致的大跌呢?在我看来,若是普通投资者在短期内遭遇如此大幅度的下跌,他们原本应该已经将股票卖出,如果到了这个时候还没有卖出,那么他们很可能也不会再进行卖出操作了。平仓盘分为两类,一类是采用杠杆的融资客户,其中可能已有部分客户开始进行平仓操作;这一现象可以从两市融资余额连续八天下降的趋势中窥见一斑。另一类则是部分私募产品可能已经触及了强制平仓的界限。
目前,上证指数已跌破3000点大关,这情形令人忧虑,2850点是否会进一步被击穿?据我分析,市场存在跌破2850点的可能性。此刻,多方或许正期待一个转机,也许就是在期盼2850点的降临,届时再趁机介入。然而,若市场自身的防御能力在短期内逐步提升,致使2850点难以被有效跌破,那么市场由空转多的态势可能随时显现,短期内的反弹似乎也指日可待。然而,若2850点在短期内迅速失守,我认为监管部门很可能再次推出救市措施。毕竟,2850点曾是2015年市场急剧下跌后的重要政策支撑位。此次若价格继续下跌,不论管理层推出的措施是否有效,不论这些措施能否真正实现扭转市场走势的救市目的,但至少短期内市场反弹的可能性仍旧存在。(每日经济新闻)
一些证券公司人士预测,大盘在短期内或许会出现超跌后的回升,然而在经历暴跌之后,多数机构的持仓较为集中,新增了众多被套的投资者,成长型股票普遍表现较弱,许多股票的估值偏高,一旦跌破支撑位,下跌空间将较为可观,难以激发市场情绪。当前市场正呈现出弱势下跌的趋势,因此建议投资者主要采取防御性的投资策略,并关注那些超跌反弹的优质蓝筹股板块。
川财证券指出,观察周线图,上证综指在上周遭遇重挫,跌幅高达10%,形成了较长的阴线,并突破了所有周线的中短期均线,目前周线明显呈现出下跌态势。中银国际分析认为,市场调整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年初春季的躁动行情预期并未实现,同时资产荒的逻辑难以持续,而基本面逻辑也暂时无法为行情的显著反转提供有效支撑。同时,人民币汇率在短期内出现贬值,产业资本减持的禁令即将结束,熔断机制的实施,导致市场调整迅速展开。由此引发的信心不足,进而造成流动性短缺,成为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中银国际指出,市场信心的重建依赖于实际资金的投入与选择,这一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观察基金净值的变化可以看出,在此次大跌发生前,机构的持仓水平并不低,但熔断机制限制了它们在市场下跌时减仓的余地。再者,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依然可能对市场造成显著影响。尽管人民币贬值导致流动性收紧的可能性较小,但它对货币政策的制约作用以及对市场情绪的干扰依然存在。
一些证券公司观点认为,针对目前我国A股市场,不宜持有过于消极的态度,市场在经历调整后,有望出现较为可观的投資良机。首先,在债券收益率急剧下降以及股市大幅下跌的背景下,A股市场的相对吸引力显著提升。尤其是这次调整意外地为春季的波动行情腾出了下跌的空间,为增量资金提供了更为宽松的入场时机,从而使得未来出现反弹走势的几率显著提升;另外,今年资本市场的显著特征是二级市场的走势与政策的发布紧密相连。此次市场的大幅下跌或许将推动利好政策的快速实施;再者,若人民币汇率在阶段性贬值后达到合理水平,且未导致国内流动性紧张,那么这将对市场走势产生积极影响,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也将得到增强。
市场快速下跌的趋势或许即将结束,未来走势或许会重现去年八月底至九月初的震荡筑底模式,不过波动的幅度相比那时会有所减小。与此同时,市场在之前的低点位置获得了一定的支撑。在战术上,投资者不宜急于追涨,而是可以等待市场波动显著减弱后再逐步增加持仓。(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