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联大首次散发中非合作论坛成果文件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9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在此次会议上,确定了多项措施,旨在推动外商投资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减少部分商品进口关税,并加速通关流程的简化,以促进我国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会议还作出决定,自今年11月1日起,将1585个税目工业品等商品的进口关税税率下调,我国整体的关税水平将从去年的9.8%降至7.5%。截至今年11月1日,我国将进出口环节中需核验的监管证件种类从原来的86种精简至48种。(信息来源于中国政府网)
联大首次散发中非合作论坛成果文件
联合国秘书处在28日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所取得的成果文件正式分发至联合国大会,这些文件包括《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以及《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年)》。这一行为将有助于扩大峰会的影响力,并加深世界各国对中非合作的认知与支持。(人民日报)
中国政府友谊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
2018年,中国政府友谊奖的颁奖典礼于29日在人民大会堂盛大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致辞中强调,我国的大门向全球的专家学者敞开,热忱欢迎他们来华创新创业。同时,我国政府将不断努力,为各国人才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优越的条件和良好的氛围。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友谊奖,旨在嘉奖那些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对我国作出杰出贡献的国际友人,今年,该奖项授予了来自21个不同国家的50位杰出专家。(来源:新华社)
王毅出席第73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演讲
9月28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参加了第73届联合国大会的一般性辩论,并就《坚持多边主义 共谋和平发展》这一主题发表了演讲。王毅强调,中国一直是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也是多边主义的忠实执行者。我国倡导以实现合作共赢为宗旨。唯有通过合作而非对立,以对话替代强制,构筑一个团结的大家庭而非零散的小团体,并坚守共同商议、共同建设的原则而非只追求胜利者的利益,我们的世界才能拥有光明的未来。(新华社)
中国-拉共体“四驾马车”外长第六次对话举行
9月25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国务委员同时也是外交部长王毅参与了我国与拉共体“四驾马车”外长举行的第六次对话活动。(信息来源于外交部官方网站)
2018年9月25日,正值当地时间,我国国务委员及外交部长王毅莅临纽约联合国总部,参与了中国与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四驾马车”外长之间的第六次高层对话。王毅强调,我国愿意与拉美国家携手,进一步深化中拉全面合作,通过具体行动提升合作关系,加速战略对接,加强各领域实际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实现实质性进展,促进“一带一路”合作在拉美地区更广泛地生根发芽,共同构建领域更广、结构更佳、质量更优的合作新格局。(外交部网站)
中国对外投资存量规模升至全球第二
2017年,商务部、国家统计局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发布了《2017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并向社会正式发布了我国2017年的对外直接投资相关数据。2017年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规模达到了18090.4亿美元,这一数字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的存量中占据了5.9%的比重。这些投资遍布全球189个国家和地区。与上一年相比,存量规模增长了4516.5亿美元,使得我国在全球直接投资存量排名中上升至第二位,比前一年提升了四位。详情可参考商务部网站。
1-8月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非金融类直接投增长12%
商务部公布信息,在今年前八个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达到95.8亿美元,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2%,在同期总投资额中占据了12.9%的比重。这些投资主要流向了新加坡、老挝、马来西亚、巴基斯坦、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以及柬埔寨等国家。(商务部网站)
中英牵头起草“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倡议
记者通过可靠信息来源得知,由中国和英国共同主导制定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投资计划,目前已大致完成草拟工作。该消息来源透露,该倡议旨在确立一套由中英两国共同倡导的“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基础规范,涵盖对“一带一路”投资所涉及的环境风险进行认知、对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公开披露、运用绿色金融手段、强化各利益相关方的信息交流等多个方面。目前,该倡议正在积极向一些在“一带一路”贷款与投资领域具有代表性的金融机构征询意见。(每日经济新闻)
中日召开“一带一路”合作首次会议
日本媒体报道,中日两国为促进第三方市场合作而成立的官方与民间联合委员会于25日在北京举行了首次会议。此次会议的召开,是为了在10月安倍晋三首相访华期间,能够提出具体的合作项目,是为此做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之一。会议当天,来自双方相关省厅、经济团体等约100人参与了持续约4小时的讨论。日本方面提出,合作项目需满足关注对象国的财政状况、确保信息透明度等四个基本条件。(参考消息网)
证监会发布《外商投资期货公司管理办法》
不久前,国务院已批准证监会发布《外商投资期货公司管理办法》。依据该办法及《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以及服务指南中的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可以向证监会提出申请。他们可以持有境内期货公司的股份比例不超过51%,而在三年之后,这一比例将不再受到限制。(证监会网站)
巴基斯坦将推动与中国签署中巴经济走廊下一阶段发展协议
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官网发布信息,巴基斯坦《论坛快报》亦有所报道。据悉,巴基斯坦拟于11月初,在总理伊姆兰·汗访华之际,加速推进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在此期间,巴方将积极与中国商谈,旨在签署有关走廊未来发展的协议,并明确走廊未来发展的具体方向。(中国经济网)
中企承建东非最长铁路隧道在肯尼亚贯通
恩贡隧道全线贯通,全长4.5公里。(来源:国际在线)
中国企业承建的连接内罗毕与马拉巴的标轨铁路项目,即内马铁路,其第一期工程中的恩贡隧道于24日顺利完工。该隧道全长约4.5公里,现已成为东非地区最长的铁路隧道。这一成就标志着内马铁路项目第一期工程取得了重大突破。内马铁路作为肯尼亚“2030年愿景”的核心项目,同时也是蒙内铁路向肯尼亚西北部地区的拓展。项目分为三个阶段逐步实施,目前工程正依照既定的施工进度表有序进行。(国际在线)
匈牙利举办“一带一路”5周年研讨会
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研究所在布达佩斯这座首都城市于26日举行了“一带一路”五周年专题研讨会,此次会议吸引了匈牙利政府部门的官员、众多智库专家、商业领域的代表以及媒体工作者等超过一百位嘉宾共同参与。2015年6月,中匈两国正式签订了关于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的政府间谅解备忘录。这标志着中国向欧洲国家推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与匈牙利推行的“向东开放”战略成功实现了战略对接。该文件成为中国与欧洲国家之间签署的首份此类合作文件。与会者普遍认为,随着“一带一路”项目的不断深入实施,中匈两国的关系发展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前景。(新华网)
中哈达成19亿美元系列项目协议
哈萨克斯坦政府总理的新闻部门宣布,在访问我国期间,哈萨克斯坦的第一副总理马明与我国在投资、金融、工业、建筑以及交通物流等多个行业的企业代表进行了交流,双方共同就推进合作项目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深入讨论。在访问过程中,中哈两国共同签订了一系列项目实施协议,这些协议覆盖了11个项目,总资金投入达到了约19亿美元。这些项目包括科斯塔奈工业区的电视机厂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农业及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技术领域的开发等。(商务部网站)
南非将对中国公民签发10年有效商务签证
南非内政部长吉加巴于25日宣布,鉴于中国与南非同属金砖国家,且中国位列南非旅游业十大客源国之列,南非计划对来华的中国公民实施签证流程简化措施。具体来说,将向中国公民发放有效期达10年的商务签证,且签证办理可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公民无需亲自前往南非驻中国使领馆提交签证申请材料,而是可选择通过邮寄方式提交相关资料。(新华社)
哈文体部长:今年过境哈萨克斯坦的中国游客增加60%
哈萨克斯坦文化体育部部长阿雷斯坦别克·穆哈梅季乌勒于24日透露,至2018年年末,我国对途经首都阿斯塔纳及最大城市阿拉木图的中国与印度游客实行了为期72小时的免签过境政策。这一举措自今年年初实施以来,已使得通过哈萨克斯坦的中国游客数量同比上升了60%。(商务部网站)
葡萄牙发现载有明朝瓷器沉船残骸
台湾媒体报道,有专家于9月24日透露,在葡萄牙沿海地带的考古调查中,他们发现了一艘距今约四百年的沉船残骸。据信,该船曾从印度运回香料,并在里斯本周边海域沉没。此外,船上还出土了明朝时期的瓷器。考古项目负责人弗莱雷表示:“从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次极为罕见的发现。在葡萄牙,这堪称历史上最为重大的发现。”(参考消息网)
上海市召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
上海市于27日举行了“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扩大)的会议。上海市委副书记兼市长应勇强调,必须深刻领会国家领导人在“一带一路”建设五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积极从国家和党的整体利益出发进行规划,将促进“一带一路”共建向高质量转型视为核心指导原则。在市委的领导下,我们需立足于现有条件,充分发挥最大潜力,脚踏实地地推进实施,不断积累成果,从而推动上海的“一带一路”建设迈向新的高度,为国家战略服务贡献更多力量。(上海发布)
第三届敦煌文博会开幕
27日,在甘肃敦煌,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盛大启幕。来自近10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的代表们齐聚一堂,同时,1000多位来自海内外的嘉宾也参与了此次活动。乌克兰作为主宾国,备受瞩目。此次敦煌文博会精心策划了32个专题展览项目,吸引了包括58家单位和企业在内共计7000余件展品参展。在我国,敦煌文博会作为首个聚焦“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的综合性盛会,为丝绸之路沿线的各国及地区搭建了一个关键的交流与合作平台。(中国新闻网)
中国中西部地区第一条直飞以色列航线开通
9月26日,四川航空从成都直飞特拉维夫的首趟航班成功降落在了以色列特拉维夫本·古里安国际机场。(信息来自新华社)
川航成都至特拉维夫的航线于26日顺利首航,成为中国中西部通往以色列的首条直飞线路。该航线每周三和周日各有一班航班,单程飞行需时大约10小时,并使用空客A330飞机执飞。以色列驻成都总领事蓝天铭指出,得益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以色列之间的合作关系正日益紧密,且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成都至特拉维夫的直飞航线正式启用,为中国中西部与以色列之间搭建了一条便捷高效的交通桥梁,两国因此将享受到诸多益处。(新华社)
中欧班列(成都)开辟至波兰谢米亚努夫卡口岸运输线路
成都出发的中欧班列抵达了波兰的谢米亚努夫卡口岸。(信息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29日夜间,一列满装汽车连接器、望远镜、液晶显示屏等物资的中欧班列(成都)途经波兰谢米亚努夫卡口岸实施换装或转关操作,最终目的地为德国纽伦堡,整个行程大约需要16天。此次中欧班列(成都)在去程中首次在此地进行宽轨与标轨的换装作业,同时也标志着国内中欧班列首次开通了经波兰谢米亚努夫卡口岸的线路。成都中欧班列在马拉和乔普之后,再次顺利拓展了一条通往欧洲的货运通道。(来源:中国新闻网)
第十七届西博会闭幕,签约合作投资项目近8000亿元
9月24日,第十七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在四川成都闭幕。本次西博会吸引了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占比超过五成。在众多合作项目中,共有808个投资合作项目达成签约,总投资规模高达7883亿元。在这些项目中,涵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数字经济等“5+1”产业体系的有357个,投资金额累计2839.61亿元,这一部分投资几乎占据了签约总额的四成。四川新闻网报道,"一带一路"沿线共有31个国家和地区踊跃参与合作馆的展览活动。
前8月河北省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674.9亿元
在1月至8月期间,河北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达到了674.9亿元,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1%。具体来看,出口额为549.2亿元,同比增长1.1%;而进口额为125.7亿元,同比增长20.1%。从2013年到今年8月,河北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累计达到了5504.6亿元,这一比例占据了同期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29%。(河北日报)
中日尼雅考古30周年成果展在乌鲁木齐开展
9月22日,在新疆博物馆,众多市民与游客纷纷前来观赏“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精美锦缎。(信息源自亚心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举办的《尼雅·考古·故事——中日尼雅考古30周年成果展》于22日在乌鲁木齐拉开帷幕。其中,备受关注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格外引人注目,该珍品于1995年在尼雅遗址被发现,并被认定为20世纪中国考古领域最为卓越的发现之一。新疆博物馆的馆长于志勇表示,这件展品在时隔将近20年的时间后,如今再度与观众见面。(据中国新闻网报道)
江苏公布涉“一带一路”建设十大典型案件
9月27日,江苏高院携手连云港中院,举办了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主题的新闻通报会。会上,双方详细介绍了法院在支持“一带一路”项目中的具体措施,并揭示了十大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据悉,江苏法院所处理的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案件,呈现了外国投资企业间的纠纷持续上升,以及涉及国际信用证和独立保函的争议案件数量众多的显著特征。(人民法院报)
中国出口印尼雅万高铁的盾构机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