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亚运时代浙江体育热潮不息,全运会乒乓球赛引众多爱好者观赛
后亚运时代 浙江体育热潮仍然“停不下来”
自3月20日起,宁波奥体中心迎来了一场激烈的赛事——第十五届全运会乒乓球项目(成年组)资格赛的鸣锣开赛。众多奥运冠军如马龙、王楚钦、孙颖莎等均参与了这场角逐。
即便在平日,赛事依然吸引了众多乒乓球粉丝前来观战,纪女士更是特地请了假,耗时四个小时驾车前来,她表示:“亲临现场观看,感觉更充满生机,体验也更为深刻。”
近期,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大力振兴与拓展消费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需增加户外运动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到2025年,浙江省计划举办30场以上的国际级体育盛事,建设10个以上的体育服务综合体,并确保城市社区内实现“十分钟健身圈”的全面覆盖。在亚运会之后,浙江省的体育热情依然高涨。
即便是在工作日,到了上午10:30,杭州临平体育中心的羽毛球馆内却充满了活力。“从10点到12点,场地对公众免费开放,而且环境相当宜人,我们这帮人基本上每周都会来两到三次。”刚刚完成一场激烈比赛的徐先生,浑身是汗,显得非常愉悦。
节假日中心全天对外开放且不收费,通常难以找到空余的场地。临平体育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向我们透露,为了提升市民的运动感受,他们已对球场进行了升级,增设了高质量的照明设施,并安装了防护措施,此外,还配备了医疗急救箱及其他必要的后勤用品。
临平体育中心体育场,作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比赛场馆,见证了众多精彩赛事。此后,它还成功举办了第20届亚洲空手道锦标赛以及中国足球协会女子超级联赛等多项大型体育活动。
为使市民能在居住地附近尽情体验运动之乐,体育中心对体育馆、体育场及训练馆全面敞开大门,提供分时段免费服务,且全年开放天数达到或超过350天。
尽管外销市场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我国制造业的潜能实际上远未触及极限。在这里,我们的车间生产了杭州亚运会所需的全部本垒板和投手板,以及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26支球队的专用器材。目前,生产线正全速运转,订单已陆续排至五月份。尽管全球经济正经历波动,但在展望未来时,董事长陈景森却展现出了更加乐观的预期。
他表示,杭州亚运会的棒垒球比赛,标志着企业近年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此前,国内市场因棒球运动普及率不高而受限,然而亚运会的举办正在迅速改变这一状况。得益于校园棒球的推广和全民健身政策的实施,企业的订单年增长率有望达到20%。
中国棒球队在亚运会上展现的出色成绩激发了公众的极大兴趣,绍兴地区已有11所学校引入了棒球教学。在亚运会举行之前,棒球在内销市场的份额还不到5%,而如今这一比例已经超过了10%,销售额也从最初的两千万元激增至如今的五千万。陈景森这样说道。
在车间生产线上,各种原材料如铝合金、碳素制品排列有序,工人们操作熟练,正进行着检查和组装工作,一柄柄既美观又实用的登山杖便应运而生。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去年,该企业的产值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首次达到了2000万元,从而迈入了规模以上企业的行列。
内销的业绩略胜于外销,这一点从订单情况中可以明显看出。叶爱君女士,该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了这一信息。据悉,公司生产的运动杖月均产量介于15万至20万根之间。随着年轻人对运动兴趣的日益浓厚,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购专业的运动装备。因此,国内市场的潜力巨大,不容忽视。
《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3—2024)》指出,户外运动爱好者在参与单个户外运动项目时,每年的平均消费额介于2000元至5000元之间。
正是这种内外销结合的双重推动力,使得浙江省的体育用品制造商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生产和销售都十分兴旺。面向未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预期,伴随着国内运动热潮的不断升温,这种强劲的发展态势将会持续下去。
(部分综合:央广网、钱江晚报、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