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2025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发布,产业产值等情况揭晓
5月18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于京城揭晓了《2025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该白皮书透露,至2024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总产值已攀升至5758亿元,较上年同期实现了7.39%的稳健增长。该领域涵盖的产业核心产出,诸如卫星导航技术研发与应用所必需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以及基础设施等,其产值实现了5.46%的同比增长,累计达到了1699亿元,在整体产值中占据了29.51%的比重。
卫星导航应用与服务催生的相关产业产值实现了8.21%的增长,累计达到了4059亿元。涉及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企事业单位数量已逼近两万家,从业人员数量也接近百万。在知识产权领域,截至2024年底,我国卫星导航专利的申请总量成功突破12.9万件,同比增长4.8%,继续位居全球首位。
白皮书指出,北斗系统及其相关产品已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其应用模式也在持续多样化。此外,多项国际标准的推出,使得北斗系统的国际影响力得到了显著增强。伴随着北斗系统在市场规模应用、产业布局以及国际化进程中的持续深入,我国相关产业发展态势呈现出稳健的上升曲线。
在北斗民用应用领域,至2024年,北斗系统的应用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已有大约2.88亿部智能手机配备了北斗定位功能,这一比例高达98%。大众地图软件依托北斗的高精度车道级导航,已实现对全国99%以上城市和乡镇道路的覆盖。11家主要电子地图服务供应商每日提供的位置服务超过10亿次,导航服务总里程更是超过了400亿公里。到了2024年底,国内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块的总出货量已接近23亿片,而具备北斗功能的各类终端产品在社会上的总保有量已超过20亿台/套。
白皮书指出,预计到2035年,新一代北斗系统及国家综合时空体系将全面建成。届时,时空服务产业将不断升级,持续向更广泛覆盖、更深层次融合、更高智能水平以及更安全保障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