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国内面粉加工企业面临双重压力,麦价上涨与麸皮价格下跌导致普遍亏损
麦价上涨压力
自三月起,我国小麦价格开始回升,给面粉生产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到三月下旬,国标三级小麦的平均市场价格已达到2390.7元每吨,比三月上旬高出10.7元。由于粮源采购成本上升,企业的盈利空间受到挤压,使得运营变得更加困难。
小麦价格攀升,这一现象源于多方面因素的交织。国内粮食供需格局的变动、政策的相应调整,都促使了小麦价格的上涨。在面粉加工环节,企业已感受到采购成本的大幅提升,经营上的压力变得空前严峻。
终端产品困境
下游地区的面粉终端产品价格上升存在阻碍,这导致企业盈利变得更加困难。到3月25日,我国36个主要城市富强粉的平均零售价为每500克2.60元,标准粉的平均零售价为每500克2.32元,提升价格的空间并不大。
面粉价格上涨不易,关键在于市场需求不够强劲。消费者对价格变动很敏感,一旦面粉企业大幅上调价格,就可能流失一些顾客,从而减少市场份额。这样,企业就面临了既难涨价又难盈利的双重难题。
麸皮市场低迷
节后,畜禽存栏量降至低谷,消费需求也随之减少。玉米现货价格持续走低,饲料需求不旺,双重因素导致麸皮需求和价格受到显著压制。麸皮市场行情持续下跌,给企业造成了严重打击。
麸皮是面粉生产的重要副产物,其价格下跌对企业整体利润产生了影响。面对麦价上涨、面粉价格难以提升以及麸皮价格下降等多重压力,面粉加工企业的经营状况日益恶化。
企业开工现状
当前众多面粉厂的销售状况不佳,订单数量不多,生产开工率不高。其中,大型面粉厂的开工率相对较高,而中小型面粉厂的开工率则相对较低。企业正面临一个难题:要么开工生产面临亏损,要么不开工则可能失去市场份额。
企业开工不足显现出他们的困境。他们降低开工率,一个原因是想减少损失;然而,开工率过低也可能导致企业市场份额的流失。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更大的挑战。
面麦价差缩窄
面粉加工厂在购买粮食原料时成本上升,导致国内小麦的平均价格差距最近有所减小。到三月下旬,我国特等一级小麦粉和三级白小麦的平均价格差距在985到990元每吨之间,盈利空间进一步被挤压。
麦价差距减小,这导致企业在加工过程中的盈利空间变小。原本就不多的利润现在变得更加紧张,使得企业运营变得更加艰难,不少面粉加工企业甚至陷入了亏损的困境。
未来前景堪忧
3月下旬前,国家储备的小麦库存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然而市场上的粮食资源却持续减少。目前国内小麦价格处于上涨趋势,尽管如此,下游需求依然疲软,且短期内难以改善,因此企业预计将继续面临亏损。
在这种情形下,面粉厂只能忍受着等待价格更低的2016年小麦上市。企业应当妥善管理粮食资源,确保有足够的储备,以防止小麦价格上涨导致额外成本上升。那么,面粉加工企业如何才能摆脱困境?大家对此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