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 史上最强壮阵容这五位肌肉狂人联手谁能抵挡
137 2025-07-31
NBA的规则与其它篮球联赛的规定存在显著差异,这常常导致球迷们对于某些判罚结果感到不解。这种情况的产生,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某些违规动作本身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球迷们认为裁判在判罚时存在偏见。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探讨五项NBA规则中最让人费解的部分,并揭示这些违规行为背后的深层含义。
1、清晰的路径(阻挡犯规)
当防守队员未能处于进攻队员之前时,进攻队员便拥有了轻松转换得分的机会。若防守队员在未处于进攻队员前方的情况下犯规,裁判将判定进攻队员获得两次罚球机会,并且他的队伍将在犯规发生位置的正对面,即在界内获得控球权。
当进攻球员在进攻转换过程中遭受犯规,他们必须确保获得球权,方能构成一个明确的畅通路径犯规。
2、携带违例
违规行为过往往往能迅速受到处罚,然而在本赛季,裁判们对此类违规表现出了较大的宽容度。由于在比赛中对违规行为的沟通与判罚并不多见,这导致了不少争议的产生。当球员在运球时,若将身体的任何部位置于球下,并继续移动、暂停或再次运球,便会被判定为持球违例。
3、超时
在NBA比赛中,暂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球队士气低落或比赛节奏失控时,教练会及时叫停,以便进行战术讨论。常规比赛中,每支球队拥有七次暂停机会。而在第四节,两队总共只有四次暂停,而在最后一节的最后三分钟,暂停次数更是缩减至两次。至于加时赛,每支球队则享有两次暂停。
NBA的球队不得申请超时暂停。一旦某队用尽其暂停次数并继续请求暂停,将面临一次技术犯规的处罚。随后,对方将获得罚球机会以及球权。比赛将在暂停中断的最近位置重新开始,进行界外发球。
4、主动抢球犯规
球迷们往往难以区分防守犯规与阻挡犯规。所谓抢球犯规,是指防守方在未持球进攻的情况下,侵犯了对方进攻球员的得分转换机会,或者在控球权发生转换后,进攻球员未能及时将球向前传递。
根据犯规发生的位置,若是在边线处犯规,则被犯规球员所属的队伍将获得一次罚球机会以及控球权。
5、跳投的进攻犯规
在NBA比赛中,制造犯规的难度相较于2021-22赛季有所提升。跳投球员在完成假动作投篮后,身体前倾与防守球员发生非法接触,从而被判犯规。近两个赛季以来,裁判们已不再轻易吹罚此类动作,尤其是之前哈登常利用这一手段诱导对手犯规的情况已不复存在。
如果裁判判定该次接触处于模糊地带,进攻球员同样可能被判犯规,然而,这样的判罚也可能引发进攻犯规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