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NBA巨星纷纷访华阿德现身上海让5v5总决赛沸腾
51 2025-08-02
前言
2025年,中国球员林葳和杨瀚森继续在NBA努力拼搏之际,球迷们纷纷重提“易建联为何选择离开NBA”的话题。有人感叹他未能成为姚明的接班人,也有人对他“不敢接受挑战”表示质疑,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姚明退役之际,易建联接过了中国男篮领袖的重任。他曾在NBA闯荡,但最终都选择重返CBA,这一转变引起了众多球迷的浓厚兴趣。是NBA无法接纳他,还是他无意久留?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揭示易建联离开NBA背后的三个关键因素。
地位落差,难舍“老大”之位
篮球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往往十分短暂,因此众人渴望在有限的光阴里实现自己的巅峰状态。易建联初入NBA之时,表现可圈可点,然而伤病却让他辗转于多支球队,最终沦为了“饮水机守护者”。
易建联在CBA长期担任领军人物,这种巨大的变化让他感到难以承受。在国内赛场上,他无疑是球队的核心,牢牢把握着比赛的节奏。然而,在NBA,他却难以确保稳定的出场机会和战术上的重要位置。任何人从领袖变为配角,内心都会感到不适。
在国内做老大那自然是风光无限,若是到了国外却得看人脸色行事,换作是我,也绝不愿意这么做。因此,易建联选择离开NBA重返CBA,实在是情理之中。
薪资对比,现实的考虑
易建联在NBA首轮第六位被选中,他在07-08赛季的年薪高达277万美元(约合1774万人民币),而在10-11赛季更是攀升至406万美元(约合2587万人民币)的巅峰。然而,赛季落幕之后,由于伤病原因,球队没有选择与他续约。随后,他以77万美元(约合486万人民币)的低价签约小牛队(现更名为独行侠),成为队内薪资最低的球员之一。据传马刺队和勇士队曾对他表示过关注,然而,他的经纪人提出了高达600万美金的报价,这一数字使得对方望而却步。
回到CBA后,广东队迅速向他提供了价值2000万的合约。从收入层面来看,CBA显然更具诱惑力。运动员同样是凡人,他们同样需要考虑现实生活,薪资的多寡直接关系到生活的品质。在NBA即便收入较低,也不如回到CBA赚取更高的收入。这恰恰是易建联最终决定留在CBA的关键因素之一。
性格差异,融入困难
易建联的才华不容忽视,他的榜样包括诺维茨基、加内特等篮球巨星。然而,他性格较为低调,与队友及周围人的交流并不多。受文化差异的影响,他难以迅速融入NBA的团队文化。相较之下,姚明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出色,刚加入火箭队便与弗老大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篮球场上,团队间的默契与沟通至关重要,而易建联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
重返CBA联赛,他得以与熟悉的队友并肩作战,沟通顺畅无阻,比赛的激烈程度也相对较低,这无疑为他的职业生涯增添了更多时光。尽管性格并非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但它确实对在NBA的进步有着显著影响。易建联选择回归熟悉的环境,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结语
易建联从NBA转战CBA,这一决定源于他在地位、薪酬、个性等多重因素上的考量。在CBA,他继续书写着自己的辉煌篇章,成为了中国男篮的象征性人物。每个人的选择都有其合理性,易建联的这一选择同样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