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超联赛赛制规则全解析,积分、升降级及赛季时间都在这里
148 2025-07-29
众多球迷纷纷表示,如今的国安已不复往日风味,昔日的精神风貌和灵动风格均已消失。仅剩“北京国安”这一名称未变,球队与往昔已是判若两人。
众人常疑惑其因,实则道理并不复杂,只因现今的北京国安队中,北京特色与国安精神已颇为稀少。
“北京元素”指的是国安队中那些来自北京的球员。而“国安元素”则是指那些由国安队自行青训体系培养出来的球员。
现在的北京国安队中,还有多少这样的球员呢?
观察今年联赛的报名名单,国安队中北京籍球员共有五位,包括侯森、刘欢、田玉达、刘国博以及马昆越。值得注意的是,田玉达虽然出身于北京,但并不完全算是地道北京人。至于其他四位球员,除了侯森具备担任主力的实力,刘欢、刘国博和马昆越则主要担任替补角色。
本年度国安一线阵容中,由国安青训体系培养的球员共有12位,其中包含侯森、于洋、张稀哲三位资深球员,而剩余的8名球员则是由预备队晋升而来。换言之,真正代表“北京国安”这一身份在球队中踢球的球员仅有三位。
而随着谢峰的下课,这个数字减少到了1人。
换言之,若张稀哲此刻遭遇停赛,那么在场上的北京国安,将既非“北京”,亦非“国安”。
而这种情况在以前是不可能出现的。
以2009年夺冠时的队伍为参照。那时的一线队共有41名球员,其中北京籍球员包括张思鹏、王长庆、杨璞、杜文辉、徐云龙、陶伟、路姜、杨昊、张辛昕、杨运、侯森和祝一帆,共计12位。
在这41名球员中,国安青训基地培养出的球员包括杨璞、杜文辉、徐云龙、陶伟、黄博文、路姜、杨昊、姚爽、杨运、张兆辉、高大卫、于洋、胡崎岭、越恺豪、王皓、侯森、薛飞、祝一帆、李提香、黄骏、刘腾、徐怀冀、孟洋,共计23位,这一数字超过了球队报名总人数的一半。
当然,那时中超的报名选手众多,因此从梯队中选拔出的年轻球员数量也相对较多。然而,实际上,在当年的国安队阵容中,不论报名人数总计如何,北京籍球员以及经过青训的球员加起来的比例,始终能够超过总数的一半。
2010年,国安队注册了29名球员,其中京籍球员占了13位,国安青训基地培养的球员则有11位,而这11位球员中,自然包括了部分京籍球员。即便将重叠的京籍球员数量剔除,依旧有17名球员兼具“北京”和“国安”的双重身份。
例如,在2012年和2014年,国安的报名人数均为34位,与今年持平。然而,彼时北京籍球员的数量分别为10名和7名,而青训球员均为16名。这些数据均超过了今年国安队中北京籍球员和青训球员的数量。
自2015年起,国安队中北京籍球员的数量显著下降,至2017年达到最低点,全队仅剩四名北京籍球员。
这自是情理之中,毕竟徐云龙、邵佳等资深球员已相继宣布退役。回溯至2017年,国安队中北京籍的球员仅有侯森、张晓彬、张辛昕以及张岩四人(尽管张晓彬的注册籍贯是河北,但他实际上是在北京长大的)。
截至2018年,尽管张辛昕与张晓彬选择退役离队,然而国安队中北京籍球员的人数却有所增加。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周金辉董事长期望球队内部能够拥有更多来自北京的球员,于是球队特意引进了数名京籍球员,刘国博和刘欢便是其中两位。因此,2018年国安队中拥有包括侯森、张瑀、刘欢、刘国博、张岩、李思琦在内的6名北京籍球员。
而且,在那一年,国安队中出现了两位来自北京的球员,分别是侯森和张瑀,他们成功跻身主力阵容,这已是自2015年以来国安队中北京籍球员担任主力的最高人数。
自2017年起,国安队中青训球员的比例持续下降。当年共有14名青训球员,次年降至12人,2019年进一步减少至11人,而到了2020年,这一数字更是锐减至仅有7人。
2020年之际,北京球迷在中超赛场上对热内西奥提出了质疑,觉得他破坏了国安队的团队精神,然而他们可能并未察觉到,那时的国安队早已失去了“北京”的属性,亦不再是原来的“国安”。
2020年,京籍球员仅侯森与刘国博两人,而青训球员阵容则包括侯森、于洋、张稀哲、郭全博、姜涛、巴顿以及文达。即便将22岁前便加入国安并长期效力的朴成和李磊纳入考量,在这28名球员中,“北京+国安”的背景也仅占三分之一。
2021与2022年,李明总经理称之为国安的“调整”年,理论上,这应是国安青年队球员大量涌入一线队的时期,但事实上,这些青训球员在一线队中所占的比例并未显著提升。
2020赛季国安队的参赛名单共有28位球员,其中青训体系出身的球员有7位,所占比例仅为25%。进入2021赛季,国安队的参赛名单扩充至35人,青训球员增至11位,占比达到31%,但这一比例仍未超过三分之一。而今年,国安队的参赛名单为34人,青训球员有12位,占比35%,这才首次超过了三分之一的门槛。
与2012年和2014年那两年报名人数达到34人的情况相较,国安队青训球员在队伍中的比例偏低,这主要是因为人员流失问题相当严重。诸如巴顿、张瑀、张岩、吴贵超等具备实力和独特风格的中生代青训球员均被球队放弃,这造成了国安队内自行培养的球员,除了预备队中的年轻球员,就只剩下侯森、于洋和张稀哲,使得球队在精神和打法上的传承出现了断裂。
国安队之前所谓的“调整期”发生在夺冠之后,特别是在帕切科执教的那些年,那时国安队内青训球员的数量达到了20人,这一数字超过了总报名人数的一半。此外,队中还有大约10名北京籍球员。国安队之所以在那个时期展现出北京足球的精气神和灵活的战术风格,与这些因素密切相关。
近期,国安足球俱乐部总经理李明就北京主场“ID:bjzhuchang”提出的“球队中外来球员数量不断增加,同时与李明总经理有联系的人也在增多”这一话题作出回应。他指出,职业足球队理应允许球员流动,北京球迷不应一味执着于地域情感和球队传统,而应顺应时代发展,对外来球员持有宽容的态度。
接着,李总补充道,在国安俱乐部中,“老国安”的员工占据了相当比例,大约有七八成之多。为了佐证他的看法,他特意指向了随行的财务总监,并指出:“这位先生在国安服务已超过十年。”
的确,国安俱乐部中不乏“老国安”和“老北京”的身影,然而,他们大多从事的是财务、后勤或辅助性的工作。
然而,他们并未负责踢球。查阅一线队的球员与教练名单,逐一数来,即便大连队的人数比北京队多,荷兰队的人数更是远超北京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