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4赛季欧洲五大联赛落幕,新竞技格局下足球商业如何演变?
尽管观众们还需等待一个月才能见证本季欧洲足球赛事的终章,然而在俱乐部层面上,他们已着手为来季的比赛布局。回顾刚刚结束的2023/24赛季,欧洲五大联赛中充满了悬念与令人意外的情节。在个人层面,随着梅罗两位巨星离欧,究竟哪位球员的表现能够填补金球奖的空缺,并肩负起打造下一位超级巨星商业形象的重任呢?
勒沃库森以不败战绩获得国内双冠王
在团队竞技领域,各类中小型俱乐部攀升至高位的传奇故事在五大联赛中接连上演。除了现象级的勒沃库森之外,斯图加特、博洛尼亚、赫罗纳以及阿斯顿维拉等球队,在本赛季亦成功跻身欧冠区,于激烈的角逐中击败了众多豪门球队。
足球商业领域的演变催生了新的竞技格局,俱乐部与球员的价值持续攀升,各方纷纷寻求签订长期合同以锁定球员和球迷,中资资本的撤离以及财团推动的俱乐部连锁化趋势愈发明显······随着欧洲杯将本赛季欧洲足球推向高潮,让我们回顾一下五大联赛所经历的一系列关键商业变革。
豪门生财有道,历史首个50亿欧俱乐部诞生
足球,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在商业化的不断深化中,不断提升了俱乐部的资产价值。这一现象在那些已成为国际知名品牌的顶级俱乐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据2024年发布的足球俱乐部估值报告显示,欧洲32家市值最高的俱乐部,其整体市值已高达591亿欧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是2016年的1.24倍。英超有9家俱乐部上榜,是上榜俱乐部数量最多的联赛。
位于榜首的球队是最近赢得了第15次欧洲冠军联赛的皇家马德里。该队的市值已经攀升至50.97亿欧元,成为首个市值突破50亿欧元的足球俱乐部。紧随其后的是曼城,其市值为49.33亿欧元,以及曼联,市值为48.61亿欧元,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此外,排名前十的俱乐部市值均超过了30亿欧元。值得注意的是,在2016年发布首份相关报告时,尚无任何俱乐部市值能够达到30亿欧元的门槛。欧洲足球俱乐部价值在过去8年里的增长,可见一斑。
足球巨头的市场价值与收入增长主要依托于几项核心资产,包括球队、品牌以及体育设施。通常,那些成就卓越的球队,其资产构成更为丰富多样,因而导致的一个现象是:体现竞技水平的球队价值在总市值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以皇家马德里为例,其球队价值达到了11.3亿欧元,位列榜单第三,然而这一数值仅占其总市值的大约五分之一。皇马的品牌价值所带来的收益,以及伯纳乌球场翻新后预期的商业收益,正是促使皇马市值突破50亿大关的核心动力。与此同时,市值排名第十的阿森纳,其球队价值占据了总价值的1/3。而在市值排名第21至32位的俱乐部中,他们的球队与市值之间的平均比率高达72%。
这表明,即便曼联这类俱乐部在竞技层面似乎陷入了困境,但其在估值方面却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主要是因为,在竞技领域之外,俱乐部的品牌商业影响力极为显著。实际上,当顶级豪门俱乐部推出相关资产时,投资者也乐意为此付出更高的代价。经过对曼联、AC米兰、切尔西、里昂等俱乐部近两年的股权交易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得出了这些俱乐部隐含市值与营收之间的倍数关系。观察发现,这一倍数普遍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顶级豪门的倍数更是显著,前10名俱乐部的倍数介于4.3倍至6.5倍之间,这意味着这些俱乐部的隐含市值最高可达其营收的6.5倍。
巴萨的四个杠杆实际上也是出售资产的一种形式
各具市值规模的俱乐部纷纷探索适合自身的盈利策略,其中,知名俱乐部凭借其高价值资产,通过出售俱乐部相关资产以减轻债务负担,如巴萨出售其工作室股份、切尔西出让斯坦福桥周边地块便是明证。尽管这些权宜之计并非常规的盈利手段,然而对于品牌价值较低的俱乐部而言,若试图效仿,却难以达到相同的售价。
低排名的俱乐部同样明白自身的角色,因此,他们出售的是自己最宝贵的资产——球员。尽管顶级俱乐部的资产构成更为丰富,但竞技表现仍是其根本。球星,作为成绩的保障和品牌价值的承载者,是足球产业的核心生产要素,其价值也随之攀升。尤其是在近年来豪门收入提升的背景下,他们更倾向于投入资金收购球员。在过去三个赛季中,32家俱乐部的球员交易整体呈现负向差额,这一差额已超过五十亿欧元。
有7家俱乐部处于交易顺差状态,其中葡萄牙超级联赛的波尔图、本菲卡和葡萄牙体育赫然在列,荷兰的阿贾克斯也名列其中。仅通过恩佐·费尔南德斯和努涅斯的两次交易,本菲卡便从英超最富有的俱乐部手中净赚超过1亿欧元。这些“黑店”俱乐部凭借其卓越的球员培养和销售能力,成功提升了自身的收入水平,逐渐缩小与豪门俱乐部的差距。
本菲卡近年高价卖出的球员代表
然而,从另一角度审视,这种上下游的运作模式似乎使欧洲足球的竞争格局呈现出僵化的趋势;尽管大俱乐部是盈利的主要来源,但在相关报告中,葡萄牙超级联赛与荷兰甲级联赛的球队整体市值仅占32家俱乐部总市值的3.8%。从收入层面来看,大俱乐部与其它俱乐部之间的差距依旧显著。自2016年起至今,前十名俱乐部与其他二十二家俱乐部间的总体收入差距维持在10至15亿欧元范围内,然而在2022/23赛季,这一差距已扩大至18亿欧元。
总营收的差距对盈利能力产生了直接影响。自2016年以来,排名前10的俱乐部中,共有6个赛季实现了盈利。若排除新冠疫情影响,那么这些俱乐部在每个赛季都实现了盈利。与此同时,其他俱乐部仅有两个赛季实现了盈利,分别是2016/17赛季和2017/18赛季。这两个赛季也是他们与排名前10的俱乐部营收差距最小的时候,其营收分别为10亿和11亿欧元。2022/23赛季的数据统计显示,后22家俱乐部总计亏损高达5.92亿欧元,当然,这一数字相较于新冠疫情期间的情况,已经显著改善。
更高的收入水平,还使得运营显得更加得心应手。相较于大型俱乐部,小型俱乐部可能在成本规模上拥有一定的优势,然而,若以成本与收入的比率来衡量,情况却恰好相反。自2016年起至今,位列前十的俱乐部在员工成本与营收比率方面始终低于排名后22位的俱乐部。除非像巴塞罗那那样在球员薪酬上过度支出,大型俱乐部实际上拥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其他领域的开发。这些资金再通过所开发的项目回馈至营收之中。近年来,球场设施频繁更新,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这些实力雄厚的球队所主导。
小球队在追求进步的过程中,每迈出一步都要承受巨大的经济负担,正因如此,违反财务公平原则,甚至需要申请破产保护的现象,通常会在新崛起的豪门或排名靠后的球队中出现。为了融入名门望族,获取更多资源,他们起初决定过度消费自己的收入,但遗憾的是,多数俱乐部的赌博式经营并未持久,在营收规模得以扩张之前便已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境,曾经如英超的利兹联、朴茨茅斯,西甲的马拉加等俱乐部也都曾遭遇过类似的难题。财务公平法案的制裁,实则对俱乐部构成了一道防线,而过去的一个赛季,欧洲足球在财务管理上亦呈现出新的进展。
从欧足联到英超,财务公平政策都在演变
欧洲足球领域的消费水平日益攀升,这无疑对已经实施了12年的财务公平法案(FFP)构成了更为严峻的考验。特别是曼城等俱乐部在律师团队的协助下,多次挑战FFP,迫使欧足联不得不重新制定一套更具约束力的规则。2022年,欧足联通过投票采纳了新的财务可持续性法案(FSR),该法案主要针对逾期应付款项、足球俱乐部的盈利状况以及球队阵容的支出成本进行财务监控。
与旧法案相较,FSR对投资限制有所放宽,单赛季可承受的亏损额度增至6000万欧元;财务状况优异的俱乐部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额外增加1000万欧元的限额。同时,全新的阵容成本规定从另一角度对俱乐部实施了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规定每个赛季的阵容成本不得超过总营收的70%;而旧版FFP并未对此类限制作出规定。同时,欧洲足球联盟还将转会费用、一般员工开支等杂项纳入了球队的整体成本之中,这使得其实际的员工成本远超报告中所列数额,对于未能满足标准的俱乐部,将面临处罚。
2023至2024赛季标志着该规则首次全面实施,各俱乐部在构建阵容时必须将成本控制在90%以内。虽然FSR表面上似乎支持短期内的财务透支,同时对长期高额投入有所限制,然而,对于罚款的具体标准并未给出明确说明。此外,该法案是否会被欧足联用作征收奢侈税的途径,尚需进一步的观察与评估。
针对这一版本的足球薪酬上限规定,收入最高的英超联赛也在筹备类似的法案。与欧洲足球协会联合会不同,英超将球队支出上限定位于总收入的85%,从这一角度来看,英超在俱乐部收入方面更具信心,从而允许他们在支出上投入更多。
此外,在6月4日当周举行的英超联赛股东大会中,英超联盟就“自上而下的锚定规则”达成了基本共识。该规则将确保英超球队的支出不得超过联盟分红金额的五倍。以2022/23赛季分红最少的南安普顿为例,这意味着工资帽的上限将被设定为5.18亿英镑(约合6.13亿欧元)。TBA的最初版本提案的倍数仅为4.5,然而,在遭遇少数几家俱乐部的激烈抵制后,提案进行了相应的修改。
尽管如此,现行的协议仅能在理论层面达成共识,这主要是因为球员工会(PFA)的坚决抵制,他们甚至有可能采取法律手段。站在维护球员权益的角度来看,PFA的行为是有其合理性的,任何对球员工资水平的限制都极有可能被他们所抵制。2020年,EFL曾在英甲和英乙实施工资帽制度,然而,这一措施同样遭到了PFA的反对,并最终被撤销。
尽管英超联盟与PFA在TBA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但前者已宣布,该规则将与阵容成本同步,自2025/26赛季起进行试点实施。
近年来,英超联赛在财务方面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明镜周刊》揭露了曼城违反财务公平原则的证据,导致该队在经历四年调查后面临115项指控;埃弗顿因违反财政公平原则而遭受处罚,本赛季被扣除8个英超积分;同样,诺丁汉森林也因为类似原因在本赛季被扣去4分,他们在升级前的赛季中存在超支问题,且未能按时平衡账户。
埃弗顿遭遇英超史上最重的罚分
这并非全部,继续向下查看,英冠联赛中近年来因违规而受罚的俱乐部屡见不鲜;为了能够跻身英超这个被誉为“伊甸园”的顶级联赛,众多英冠球队出现了严重的财务超支问题;他们普遍寄希望于通过升级后的奖金以及英超联赛的分红来弥补支出,这也是为何部分英冠球队在升级尝试失败后,往往在接下来的赛季中陷入低谷。那些持续运行的升降机属例外,一旦英超球队降级,它们能够借助多年的“降落伞”资金支持,确保球队阵容的稳定,进而持续向英超发起挑战。
这种不恰当的财务管理方式引起了英国各界的广泛关注,对英格兰足球的商业运作产生了担忧。由英国国会议员特雷茜·克劳奇所领导的球迷审查团于2021年发布了一份详尽的工作报告,其中包含了对英国足球治理的47项建议,其中最受瞩目的建议之一是呼吁政府设立一个独立的足球监管机构。该机构和相关立法原本计划在2023/24赛季开始前实施,然而时至今日,这一计划仍未得以实施。
英国政府、英超联盟、EFL以及各俱乐部之间,它们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竞争格局;从财务角度考量,这场如同英国足球界的《权力的游戏》仍处于未决状态,距离最终结果揭晓尚早。
中资加快退潮,俱乐部连锁经营日渐风靡
随着五大联赛即将落幕,一则重量级的消息在足球圈内引发了广泛关注,那就是隶属于中资的五大联赛唯一豪门国际米兰宣布将易手。回溯至三年前,正值疫情肆虐之际,国米的主要投资者苏宁集团将俱乐部股份作为抵押,向美国橡树资本借贷了3.95亿欧元的本金及利息,这笔借款的期限为三年。还款期限届满之际,苏宁未能如期偿还债务,自那之后,国米便不再归属苏宁集团及主席张康阳所有,长达八年的中国资本投资历程就此落下帷幕。
国米在此次更换所有权的过程中,其财务状况的恶化早已显现端倪。2021年,即便是在拖欠员工两个月工资的困境中,国米依然赢得了意甲冠军。然而,苏宁集团资金短缺,自身信誉也堪忧,使得国米在极度不利的位置上不得不与橡树资本达成协议,最终导致了国米的失利。
观察整个欧洲足球领域,2023/24赛季对中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退潮”的年份;除了张康阳所拥有的国际米兰之外,王津元的草蜢俱乐部、赖国传的西布朗足球俱乐部都发生了所有权变更,而拥有雷丁队的戴氏兄妹也在积极寻找潜在的买家。
从商业视角来看,中资球队所面临的难题存在诸多共性。它们是2010年代国内足球市场繁荣景象在国际舞台上的映射。许多中资投资者在俱乐部股价较低时便已入手,并力图通过巨额资金投入来构建一支实力雄厚的球队。但遗憾的是,这种投入并未与球队的实际收入相匹配,疫情对经营活动的冲击更是雪上加霜,国际米兰、西布朗以及雷丁等俱乐部均遭遇了财政困境。与此同时,国内对于巨额资金外流的管控使得球队的国内投资方难以持续为球队提供资金支持。伴随着国内资本在欧洲足球领域的逐渐撤离,体育资产价值的持续攀升以及我国经济前一阶段的迅猛增长期告一段落,我们或许在短期内难以再目睹国内资本大规模进入欧洲足球市场的现象。
中国资本撤离的背后,显现出大型投资机构在足球领域的创新投资模式。以美国资本为主导,紧随其后的是中东地区的财团,这些投资集团在欧洲的布局日益扩大,不少集团旗下已拥有不止一家足球俱乐部,而多俱乐部所有制(MCO)模式正逐渐成为一股新兴趋势。曼城、赫罗纳、纽约城等球队所在的城市集团,掌控着RB莱比锡和萨尔茨堡红牛等球队的知名红牛集团,还有持有热那亚、塞维利亚等俱乐部股份的777集团,均属其中的佼佼者。
借助足球俱乐部的连锁经营,这些财团期望旗下俱乐部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品牌的一致性,并由此产生产业聚集的效应。显然,现阶段他们最为擅长的业务还是依托成熟的青少年培训体系,培育出优秀的球员,并在旗下俱乐部及顶级豪门之间构建起一个选拔、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红牛集团在这方面表现卓越,已收获颇丰,其成功之道或许会激发其他财团纷纷效仿。
结语
商业领域持续繁荣的背后,欧洲精英足球产业实则遭遇了诸多矛盾与担忧。其商业价值的提升主要源于对未来收入增长的预估——尽管目前市场对足球前景持乐观态度,然而,现实中高昂的版权费用和球票价格已让众多球迷感到负担沉重,加之转播平台在版权运营方面的压力也在不断上升。职业足球联盟在洞察市场动态并渴望获取更多收益的背景下,转而寻求通过签订长期合同和直接面向消费者(DTC)的商业模式来解决问题,然而,这样的做法并非长久之计,因为新市场的拓展以及球迷财富的积累速度,均无法与价格上涨的速度相匹配。
欧洲足球的当前兴盛是否如同泡沫般终将破灭?短期内,这样的迹象尚未显现。一方面,俱乐部与联赛的产品仍存有增值潜力;另一方面,像美国这样庞大的新兴市场对足球的热情依旧高涨。在2026年世界杯到来之前,他们很可能持续这种状态。对欧洲顶级联赛而言,这代表着收入与资本的提升,尽管增速可能不及以往那般迅速。与此同时,诸如FSR这类的财务可持续性规定,使得众多俱乐部能在合理的超限额度内运用自有资金,特别是在疫情肆虐期间,那些习惯于精打细算的欧洲俱乐部不至于瞬间崩塌,而是逐步实现复苏。
所以,在短周期内,投资欧洲足球仍然会是一个优质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