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我国商贸发展成绩斐然,扩容提质注入信心,未来可期
近年来,大家普遍体会到两点:首先,品质消费正逐渐成为主流,以往简单“过日子”的观念已转变为追求“过好日子”;其次,购物体验更加愉悦,“次日达”服务已成为日常。丰富的商品供应和便捷的流通渠道,共同构成了商贸发展的生动写照。
“十四五”期间,我国商贸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一领域在连续遭遇冲击中展现出坚韧,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在消费、外贸、外资以及对外投资合作等多个关键领域,主要目标和指标均按照预期稳步推进。这些来之不易的成就,为我国商贸未来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信心。
发展信心从哪里来?
首先关注扩容与提升,社零总额实现了显著增长,从2020年的39.1万亿元攀升至2024年的48.3万亿元;同时,我国在电商领域连续12年位居全球首位,汽车、空调、洗衣机等家电产品销量也稳居全球第一;商旅文融合的“一站式”服务持续创新;首发经济、人工智能与消费的结合、“IP+消费”模式等,均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庞大的市场规模与新兴消费亮点众多,共同孕育出更加多元的消费领域和潜在商机。
审视当前的环境和机制,近年来我国实施了多项措施,包括全面推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颁布并执行了“外资24条”,并通过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有效解决了1500余件外资企业的各类诉求……这些举措旨在进一步改善开放环境、市场环境以及法律政策环境,从而激发包括外资和外企在内的所有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从“十四五”时期展望至“十五五”,我国经济的长期向好态势未变,消费市场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强大的韧性和充沛的活力。然而,当前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时代发展和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新的应对策略。
例如,我们需进一步深化国际间的合作,提升我国贸易的适应力。近年来,我国不断调整和完善国际市场战略,使得贸易伙伴关系更加多样化。在本年度上半年,我国对美国的出口额下降了9.9%,然而,整体出口额却实现了7.2%的增长。“增”与“降”并存,这一现象展现了我国外贸在逆境中的发展势头,同时也凸显了外贸企业所具备的卓越应变能力和坚韧不拔的品质。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加大进口规模,同时持续增强创新驱动力,通过不懈努力打造一个开放合作、协同发展、互利互惠的国际贸易新格局,从而显著提升我们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能力,并增强我们的信心和实力。
又如,持续推动制度革新,提升对外开放的生机与活力。自贸区被视为制度性开放的“试验田”,它主动接轨于国际上的高标准经贸规范,在关键领域的改革开放方面实现了新的进展。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推进了全产业链的集成创新,比如浙江聚焦于大宗商品领域,江苏专注于生物医药,山东则致力于海洋经济……这些不断增多的制度创新成果,以及持续释放的政策红利,显著增强了企业的成长感受。面向未来,我们需持续秉持勇于担当、行动至上的原则,积极开拓、大胆创新,努力实现制度开放、系统改革和开放型经济质量的“三提升”。
在波涛汹涌的恶劣条件下,我国对外贸易逆势上扬,国内经济亦迎难而上。这样的表现与定力,映射出我国从容不迫、镇定自若、充满自信的国家形象。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告诉我们,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迁,只要我们专心致志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并毫不动摇地拓展对外开放,中国经济便能像稳坐钓鱼台一般,无论风浪如何翻涌,都能保持稳定。
优化和提升货物贸易,创新服务贸易的发展模式,培育数字贸易新业态,全力加速构建贸易强国的步伐。这既是我们的发展目标之一,更要求我们时刻紧跟时代潮流,积极适应新变化,不断拓展新的市场和领域。伴随着超大规模市场潜力的持续释放,以及稳经济、稳外贸政策的持续推动,我们坚定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必将能够通过自身的确定性来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信心在当下、在未来,也在行动、在实干。
嘉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