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单实体店微信:200833335

足球赛事

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北单体育资讯 > 足球资讯

足球资讯

苏超激战引发全民围观,浙BA揭幕战同样火爆,背后原因几何?

发布时间:2025-07-20 18:02 足球资讯 作者:北京单场实体店微信:200833335
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见习作者 | 李梦冉编辑 | 魏佳又一场没有大牌球星却全民围观的赛事,正席卷长三角。7月6日晚,当常......

又一场没有大牌球星却全民围观的赛事,正席卷长三角。

7月6日夜晚,常州队成功在“苏超”联赛的第六轮比赛中收获了本赛季的首个积分,与此同时,另一场名为“全民联赛”的比赛也在绍兴诸暨地区正式拉开了序幕。

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是本赛事的正式名称,别称“浙BA”。该赛事被誉为省内规模最宏大、品质最顶尖的篮球比赛,继承了苏超“全民皆可参与”的草根精神,尽管目前仅完成了开幕式,却已吸引了全网的广泛关注。

实际上,在6月初苏超赛事激烈进行之际,已有网友在论坛上提出疑问:“浙江是否能够效仿江苏,设立一个类似的联赛?”毕竟,苏超之所以备受关注,与“散装江苏”和“十三太保”的网络昵称密不可分,而浙江同样拥有“世界的义乌”、“中国的横店”以及“浙江的金华”等众多知名城市。

自然,网络流行语只是表面现象,而真正能够让赛事持续发展的,是深厚的群众体育基础以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迅速协作。无论是赛事的安排还是摊位招商,从社交话题到文化旅游的新政策,这种“一场赛事激活一城活力”的效应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显现。

苏超也好,浙BA也罢,这些所谓的“非典型赛事”的成功走出地域局限,并不仅仅是为了地方性的娱乐活动,它们实实在在地为各地带来了游客、消费和公众的关注,同时也成为了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增强城市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草根赛事,不只是好看,也是真的有用。

“苏超”出圈,用足球踢动全城经济

苏超的知名度提升看似偶然,其背后实则是由于“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协调,然而实质上却是政府、企业、民众共同协作,共同推广的结果。

5月10日,江苏省首届城市足球联赛,即苏超,于镇江市体育会展中心体育场隆重拉开了帷幕。

该赛事由江苏省体育局联合各市地方政府共同发起,由各市体育局、省足协以及省体育产业集团共同负责执行,虽然属于业余级别,然而球迷们却戏谑地将其称作“苏超”,名称上与职业联赛相呼应。

最初,苏超联赛的首场比赛票价仅为十元,并未引起广泛的关注。为了激励民众参与观赛,当地政府还携手企业、学校等机构,开始免费发放门票。然而,在揭幕战之后,形势迅速发生了转变,苏超联赛很快从一场地方赛事转变成了全民热议的焦点。

先是热梗引燃热度。

“散装江苏”“十三太保”“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等热门话题走红后,网友们纷纷开始发挥创意,创造出新的梗,例如“一哥之争”“谁赢了谁当省会”等讨论话题,使得比赛热度再次攀升。官方也迅速加入这场“玩梗”热潮,如常州文旅推出的《守卫笔画》系列短视频,以幽默的方式回应了网友的“输笔画惩罚”玩笑;江苏卫视则发布了《南哥的诱惑》AI趣味视频,通过地域梗和网络梗的运用,提升了苏超的传播力和讨论度,进一步激起了公众的热情。

图源 / 文旅常州视频号截图

在热度高涨之时,政府和企业也做到了高效承接。

自第三轮赛事起,苏超赛事的举办标准得到了全面提升,众多球队将主场赛事转移至城市的核心体育场馆。徐州地区采用了奥体中心作为比赛场地,成功刷新了我国业余赛事现场观众数量的记录。南京市政府携手铁路部门推出了首班“苏超”球迷专列高铁,淮安、连云港等地区也相继推出了免费游览景区等优惠政策。企业界同样给予了热烈响应,苏超的赞助商队伍从开幕之初的6家迅速扩充至如今的29家,而冠名权的争夺也变得异常激烈,每个席位都变得异常珍贵。

热度持续不减。7月5日晚上7点30分,第六轮焦点战正激烈进行,75分钟时,电子大屏幕上显示观众人数已达到60396人,这一数字刷新了“苏超”单场最高上座纪录,同时也成为了我国业余足球赛事观赛人数的新高。江苏省足球运动协会副主席王小湾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实在没想到会这么受欢迎,感觉就像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这场“摸着石头过河”式的体育赛事,已经转变为刺激内需的新引擎。据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预测,整个赛季的苏超赛事预计将带来超过3亿元的综合经济效益,平均每个参赛城市可望增加收入2000万元。

在饮食、住宿、交通和出行等更加具体的方面,滴滴平台的数据揭示,5月10日,镇江市的体育会展中心作为苏超联赛的首场比赛举办地,其打车需求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19%,而同日,镇江各大旅游景点对滴滴打车的需求也同比增加了193%。到了7月5日,南京与苏州的比赛日,选择滴滴顺风车超值路线前往观赛的球迷订单量同比上升了33%。

携程提供的数据表明,自5月10日起,江苏地区的订单总数实现了显著增长,增幅接近10%。具体分析,机票预订量上升了9%,酒店预订量增长了8%,而景区门票预订量更是飙升了19%。

特别在苏超赛事遭遇节假日时段,相关数据显著攀升至历史高点:例如在端午节期间(即苏超第三轮比赛日),滴滴平台显示前往盐城队主场的打车需求相较去年同期猛增逾十倍,而其他赛场的打车需求增长幅度也普遍超过了200%。与此同时,携程平台的数据同样引人注目,徐州市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2%,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高达99%。

苏超的辐射效应不仅局限于旅游业,更促进了地方文化的广泛传播。例如,扬州的漆器和南通的蓝印花布在赛事中纷纷登场,镇江“南徐州”的历史故事也因比赛而让更多的人得以知晓。

值得关注的是,这并非江苏首次举办足球赛事,苏超亦非全国首个开设省级足球联赛。其之所以能广为人知,从表面上看是它掌握了互联网的“传播秘诀”,然而实际上,这离不开政府、企业和民众三者之间的紧密合作:政府调配资源,企业给予协助,民众主动参与,最终使得一场源自民间的赛事转变为全民参与的现象级品牌。

苏超的成就不仅为经济和流量带来了双重收益,更让各地见证了体育的魅力。如今,浙江以“浙BA”为名,借助篮球运动,引领下半年的体育经济迈向新一轮的热潮。

“浙BA”顺势而起,不只是“抄作业”

7月6日夜晚,诸暨市迎来了浙BA联赛的首场比赛,比赛在诸暨市举行,最终诸暨队以79比60的比分成功击败了柯桥队。

浙BA并非突然出现,而是众人齐心协力、顺应潮流的结果。仅仅两个月前,浙江广厦成功夺得CBA的冠军,那场胜利引发的全民篮球狂热还未消退,运动氛围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那么,如何保持这份热度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覆盖省市区县、面向广大群众的篮球赛事“浙BA”应运而生,它成为了连接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桥梁。

据了解,本次浙BA活动将持续到2026年2月,活动范围遍及浙江省的11个地级市和90个县(市、区),其参赛规模和影响力堪称空前。

加拿大p站全称是_gdpr法规全称是_nba全称是什么

与苏超相较,尽管浙BA同样致力于推广大众体育竞技,但它的做法并非仅仅模仿他人,而是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

在江苏省内,南京与苏州被定位为足球发展的核心城市,它们在苏超联赛之前便已成功举办了“江苏足球发展重点城市间的竞技比赛”,这一赛事被视为苏超联赛的雏形;而浙江省则根据自身优势,选择了篮球作为竞技项目。截至目前,浙江省已拥有超过55000个篮球场地,其中包括4023个篮球馆。诸暨举办揭幕战,此地被誉为“篮球之乡”,堪称我国最早开展篮球运动的城市之一。

浙江BA的竞赛机制同样精彩纷呈,包括预选赛和城市间的争霸赛两个阶段。在预选赛阶段,全省11个设区市各自选拔出冠军队伍,这些队伍以独立参赛的身份(例如绍兴市的诸暨队)晋级下一轮,代表各自的城市参赛。同时,各设区市在冠军队伍之外,还额外组建了一支市级联队(例如绍兴市的联队)。最终,这11支城市冠军队伍与11支市级联队齐聚一堂,共同角逐城市争霸赛的冠军。也就是说,浙江省内各市的冠军县区代表队将直接与市属球队进行对决,例如萧山代表队将与杭州代表队对阵,义乌代表队将与金华代表队展开较量,这样的对决无疑将极大地提升比赛的精彩程度。

在参赛资格方面,浙BA规定只有年满18岁的男性,且身份证号码前四位为所属设区市的运动员才有资格参赛,特别强调那些曾参加过特定联赛的职业球员不得报名。与苏超允许每队最多有三名职业球员参赛的规定相比,浙BA更加突出其业余属性和“全民参与”的观赏吸引力。

赛事之余,众多部门协同发力,为浙BA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辅助措施。例如,“诗画浙江文旅惠民卡”推出了“门票加球票”的捆绑销售,消费者在享受文体通玩的同时,还能获得优惠;此外,浙BA还与旅行社及在线旅游平台携手,推出了“观赛+餐饮住宿出行”的一站式套餐,以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火爆的观赛现场和超预期的消费反应,验证了浙BA的热度。

以揭幕战为例,票价被划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丙票8元、乙票18元和甲票28元;据「定焦One」观察,在公开发售的渠道中,揭幕战的门票往往一开售便迅速售罄,特别是在7月8日下午3点开售的诸暨VS新昌比赛,门票也是瞬间被抢购一空。

7月6日和7月9日的比赛门票,刚开票就被抢空

门票难求反映出消费者热情高涨,据滴滴出行提供的数据,7月6日晚上,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体育中心比赛场地的打车需求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27%。

赛场周边的餐饮摊贩也迎来了客流高峰,7月6日晚,一位在赛场外卖四果汤的摊贩向「定焦One」透露,揭幕赛现场异常热闹,尽管他们售卖的商品相对较为冷门,但销量却比平时翻了一番,当夜便售出了四百多份。

诸暨市的一位观众在观看了揭幕战之后向我们透露,那日现场气氛热烈非凡,甚至停车都费了不少周折。他感慨道,无论是苏超联赛还是浙BA赛事,这类与家乡紧密相连的比赛,无疑能更有效地缩短与当地居民的情感距离,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全民的参与热情和体育运动的普及程度。

在比赛现场,热情的观众们(位于左侧)为比赛助威,而场外则分布着各具特色的摊位(位于右侧),这些画面均由受访者提供。

此外,“定焦One”观察到,浙BA赛事东部赛区的临平体育中心已经开始进行市集的招募活动。该场比赛的对阵双方是临平和钱塘,比赛将在7月11日晚上7点整于临平举办。据悉,共有50个摊位,而在诸暨揭幕战结束后的第一天,就已经有10个摊位被租出。

民众参与的热情日益高涨,个体经营也在持续增长,伴随着赛事的逐步深入,该赛事的促进作用将持续发挥。

“体育+”,撬动城市经济的新方式

从贵州的“村超”赛事,到江苏的“苏超”,再到浙江的“浙BA”,地方性的民间体育活动正逐步演变成为推动区域消费增长、提升城市影响力的新动力。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表明,2023年,我国体育产业的总规模已经攀升至3.67万亿元,这一数字比2018年增长了68.3%,并且预计到2025年,这一规模将有可能超过4万亿元。目前,体育产业正逐渐演变成为推动国内经济循环和促进消费水平提升的关键动力。

国际上,已有不少体育与城市互相成全的故事。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举办之前,卡塔尔对于众多游客而言尚属陌生之地。但世界杯期间,该国成功吸引了全球大约150万游客前来观光,实现了高达170亿美元的旅游收入。比赛结束后,卡塔尔把握时机,着手打造“体育+旅游”的产业链。据卡塔尔世界杯组委会的预测,直至2025年,2022年世界杯将为卡塔尔带来总计2400亿美元的经济收益。

2024年,巴黎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和残奥会,这一盛事极大地促进了法国旅游业的繁荣。据巴黎旅游局提供的数据,奥运期间,法国共吸引了1120万游客。这些游客的旅游消费直接为法国经济增添了13亿欧元的收入,同时,还带来了1.91亿欧元的税收收益。

在我国,诸如小规模、高参与度的民间赛事亦展现出惊人的发展势头。其中,贵州的“村超”赛事尤为突出,自2023年5月13日启动以来,不仅为举办地榕江县带来了近200亿元的旅游总收入,还助力该县从原先的偏远小县一跃成为GDP突破百亿的强县。

图源 / 榕江发布视频号截图

这些案例持续证明,体育赛事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竞技层面,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旅游、消费以及社交等多重属性,正逐渐成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突破口。

首先,体育赛事的观众基础广泛,易于激发公众的广泛讨论,尤其是草根赛事,本身就具备这样的特性。此类赛事不仅能够唤起当地居民的强烈认同与参与热情,还能通过社交媒体的迅速传播,在全国范围内扩大影响力,进而成为城市推广自身的新渠道。

其次,通过构建“体育+”经济模式,赛事所带来的正面影响正逐渐转变为可观的经济回报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地方政府全力整合资源,企业主动参与赞助与运营,民间自发加入传播行列,合力将“体育+”模式转化为“经济与文化”相结合的综合性动力引擎。

尤为关键的是,此类赛事不仅带来了热度与关注,更传递出一种信息:消费意愿依然旺盛,经济正持续展现其坚韧与生机。这些源自民间的赛事,不仅是一场全民的盛宴,更是内需潜力的一种生动反映。

广告位